地虱婆、地虱子、鼠妇
Oniscidea/Woodlouse/Sowbug
等足目潮虫亚目
西瓜虫、负蟠、鼠姑、地虱
Armadillidiidae/Roly-poly/Pillbug
潮虫亚目球鼠妇科
(球)鼠妇成虫体长8.5~10.5mm,体背灰色或褐色,体宽而扁,稍有光泽,第一胸节与颈愈合;体分13节,第八、第九两个体节明显缢缩,末节呈三角形.(球)鼠妇与潮虫极为相似,但潮虫不能卷曲成球形,(球)鼠妇可以。此外潮虫有两条附肢,看起来如同尾巴,但(球)鼠妇没有。
鼠妇通常生活于潮湿、腐殖质丰富的地方,如潮湿处的石块下、腐烂的木料下、树洞中、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、庭院的水缸下、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。杂食性,食枯叶、枯草、绿色植物、菌孢子等。秋季为鼠妇的繁殖旺盛期。
(球)鼠妇成虫体长8.5~10.5mm,体背灰色或褐色,体宽而扁,稍有光泽,第一胸节与颈愈合;体分13节,第八、第九两个体节明显缢缩,末节呈三角形.(球)鼠妇与潮虫极为相似,但潮虫不能卷曲成球形,(球)鼠妇可以。此外潮虫有两条附肢,看起来如同尾巴,但(球)鼠妇没有。
鼠妇通常生活于潮湿、腐殖质丰富的地方,如潮湿处的石块下、腐烂的木料下、树洞中、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、庭院的水缸下、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。杂食性,食枯叶、枯草、绿色植物、菌孢子等。秋季为鼠妇的繁殖旺盛期。
天龙、百脚、吴公
Chilopoda/Centipedes
唇足纲蜈蚣目
蜈蚣蜈蚣呈扁平长条形,长 9~17 厘米,宽 0.5~1 厘米。全体由 22
个环节组成,最后一节略细小。脚呈钩状,锐利,钩端有毒腺口,一般称为腭牙、牙爪或毒肢等,能排出毒汁。
被蜈蚣咬伤后,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,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,毒素不强,被蛰后会造成疼痛但不会致命。蜈蚣惧畏日光,昼伏夜出,喜欢在阴暗、温暖、避雨、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。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、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、杂草、腐木阴暗角落里,夜间出来活动,寻食青虫、蜘蛛、蟑螂等。
蜈蚣蜈蚣呈扁平长条形,长 9~17 厘米,宽 0.5~1 厘米。全体由 22 个环节组成,最后一节略细小。脚呈钩状,锐利,钩端有毒腺口,一般称为腭牙、牙爪或毒肢等,能排出毒汁。
被蜈蚣咬伤后,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,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,毒素不强,被蛰后会造成疼痛但不会致命。蜈蚣惧畏日光,昼伏夜出,喜欢在阴暗、温暖、避雨、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。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、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、杂草、腐木阴暗角落里,夜间出来活动,寻食青虫、蜘蛛、蟑螂等。
百足虫、小蜈蚣
Scutigera coleoptrata/House Centipede
唇足纲蚰蜒目
蚰蜒跟蜈蚣相比体短而微扁,棕黄色。体长1.5至5cm。全身分十五节,每节有组长的足一对,最后一对足特长,足易脱落。触角和脚部很细很长,毒颚很大。蚰蜒属于代谢较低、生长缓慢、繁殖能力差而寿命很长的物种。多在夏秋季节活动,爬行速度较快,常栖居房屋内外阴暗潮湿处,爬行于墙壁、蚊帐、家具、床下,以捕捉小昆虫为食。我国常见的为花蚰蜒,或称大蚰蜒。
蚰蜒跟蜈蚣相比体短而微扁,棕黄色。体长1.5至5cm。全身分十五节,每节有组长的足一对,最后一对足特长,足易脱落。触角和脚部很细很长,毒颚很大。蚰蜒属于代谢较低、生长缓慢、繁殖能力差而寿命很长的物种。多在夏秋季节活动,爬行速度较快,常栖居房屋内外阴暗潮湿处,爬行于墙壁、蚊帐、家具、床下,以捕捉小昆虫为食。我国常见的为花蚰蜒,或称大蚰蜒。
千足虫、千脚虫、秤杆虫、香烟虫
Diplopoda/Millipedes
多足亚门倍足纲动物
马陆属于无脊椎动物,倍足纲,暗褐色,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。头部有触角1对,大颚1对,小颚1对。眼为聚眼。躯干近20节,第1节与头部愈合,第2~4节各有1对步足和1对气孔,自第5节开始,各有2对步足和2对气孔。一般在第5、7、9、10、12、13、15~19节两侧各有臭腺孔1对。
马陆昼伏夜出,多栖息潮湿耕地、或枯枝落叶堆、瓦砾、石堆下,行动缓慢,常成群游行。植食性,多食腐殖质,有时也损害农作物。一般白天潜伏,晚间活动。如遇到危害或马陆受到触碰时,会将身体卷曲成圆环形,呈“假死状态”。
马陆属于无脊椎动物,倍足纲,暗褐色,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。头部有触角1对,大颚1对,小颚1对。眼为聚眼。躯干近20节,第1节与头部愈合,第2~4节各有1对步足和1对气孔,自第5节开始,各有2对步足和2对气孔。一般在第5、7、9、10、12、13、15~19节两侧各有臭腺孔1对。
马陆昼伏夜出,多栖息潮湿耕地、或枯枝落叶堆、瓦砾、石堆下,行动缓慢,常成群游行。植食性,多食腐殖质,有时也损害农作物。一般白天潜伏,晚间活动。如遇到危害或马陆受到触碰时,会将身体卷曲成圆环形,呈“假死状态”。